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幼儿是最好的,但如果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标准来要求幼儿,会使幼儿变得越来越自卑。幼儿如果时时处处被包裹在批评和埋怨中,长久发展下去的话,自信心会丧失殆尽。
对有自卑心理的幼儿,要适当降低要求。假如幼儿画了一匹马,最好不要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当对幼儿的每一点成功之处及时发现,做出由衷的赞赏: “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
应该让幼儿觉得,父母的赞赏完全出自诚恳,不是应付、客套,更不是虚伪、做作。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方法上做出调整,讲究语言表达艺术。
让自卑幼儿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帮助幼儿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让幼儿懂得:做该做的事,把它做好就是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让幼儿多作自我肯定,最简单方法是变更对幼儿做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
看似简单的变化,能更充分、有力地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起到增加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自豪!”可以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自豪!”
对自卑的幼儿父母能做到多做表扬,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所以,幼儿不可能永远依赖人的评语来寻求动力,或迟或早都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来进步。
如果幼儿做错了一件事遭到批评,会感到丧气。此时应该告诉幼儿,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是认识错误并改正。幼儿主动认识错误后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自卑趋势严重的幼儿,心目中的自我肯定能力,往往很脆弱和飘摇不定,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
强化幼儿的自我肯定的方法很多,如:可让幼儿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幼儿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告诉幼儿,所谓“功劳”,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值得记录下来。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图书等,每当幼儿做出~点成绩、一件自己感到自豪的事,就有可能获奖。
还可以教幼儿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做出赞扬和鼓励,当幼儿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不妨鼓励幼儿自己给自己鼓劲: “来吧,不要十白失败,再努力试一次吧!”
父母对幼儿的要求过高,幼儿往往会每做一件事都在潜意识中对自己做出否定,产生“我不行”、 “我的脑筋不好使”、 “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负面意识和情绪。
从心理上看,幼儿需要不断地自我肯定,这是获取进步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对于已经形成自卑感的幼儿来说,要摆脱自卑阴影,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特别重要。
在家庭早期教育当中,家长要特别注意,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肯定、找到自信,有几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假如幼儿完全依赖别人的赞许,不学会认可自己,长大了去做任何事,都会看别人的脸色,就很难以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有主见的人。因此,对幼儿来说,指出做得好的地方以后,要提醒幼儿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自我肯定不宜过度:自我肯定也应当有度,要分时间、分场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
鼓励特别自卑的幼儿,多作一些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幼儿“滥用”自我肯定。不能鼓励幼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采用自我肯定。再好的良药也不能用过量,幼儿的自我肯定如果用过了头,有可能变成一个自负高傲、唯我独尊的偏执者。
- 上一篇:学会家务和学说文明用语
- 下一篇:引导自尊,锻炼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