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不清是刚学说话的幼儿比较常见的语言缺陷,不足为怪。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或可以很容易地与人对话时,仍然说得含含糊糊、口齿不清,就得找一找原因了。
在幼儿学说话期间,父母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耐心地帮助幼儿树立起说话的信心,有意识把幼儿引领到一个较为轻松的语言环境中。
当幼儿说话含糊、表达不清楚的时候,父母的面部表情和说话时的语气等表现,会把心情流露出来,会使幼儿感到紧张起来。父母往往会很心急地让幼儿把话说清楚。这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没让父母满意,说话会更加犹豫,下次再要对爸爸妈妈说什么的时候,总担心又说得不对,会更开不了口。
如果幼儿还没有掌握正常说话时需要运用的全部声音,则可能模仿别的12齿不清的幼儿的语言。此外,幼儿如果长期口齿不清,则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可能:一定程度的聋哑、裂腭或舌头系带发育等问题。
纠正幼儿的口吃,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主动关心幼儿,幼儿说错了不要紧,要耐心细致地反复纠正,教幼儿正确地说话。
不可以嘲笑和训斥、责怪,切忌打骂,以消除幼儿紧张、焦虑情绪。
要劝阻周围人不要嘲笑或模仿有口吃的幼儿。
要注意叮嘱幼儿,说话时不要太用力,要放低音量,用轻柔的音调讲话,要有节奏地发音,恢复语言的正常节律。
说话的第一个字时要进行诱导,要缓慢地、轻轻地诱导幼儿发音,并逐渐变响,然后过渡到第二个字。
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慢慢说话的习惯,还以可让幼儿每天朗诵几首儿歌或诗歌。,
尽可能让幼儿与人多交谈,尤其是谈一些愉快话题,幼儿不紧张,就不会出现口吃。
当幼儿口吃有所改善时,要给予鼓励,以巩固成绩。
引起幼儿说话含糊的原因有很多,对这么小的幼儿来收,要找到出一个恰当的词表达自己意图、并说出来,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
幼儿脑子里的想法,要远远比掌握的词汇量大得多。所以,整个学前阶段,绝大多数幼儿都很难平静而流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更为突出,如果父母对幼儿的断断续续、辞不达意而显得不耐烦,就会影响到幼儿说话的主动性。也有的幼儿害怕小伙伴们取笑,对选择用词会感到紧张和犹豫,同样地影响语言的表达,说话显得更加含混不清。
这个年龄阶段幼儿还会出现用字不当、发音不准、语法结构错误等问题。
父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往往会要求过高,幼儿出现表述困难时,会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惩罚,这样一来,容易使幼儿产生焦虑不安、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引起口吃。
另外,有的幼儿会在无意中模仿口吃者的发音,时间一长,反倒形成了口吃的习惯。
联系我们
- 售后热线: 15942415251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罗斯福国际大厦B座25楼 13664209703微信
多和幼儿说话,解决口齿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