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交往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语言能力比以前更加熟练流畅,并且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有选择性的跟同伴交往,发展着真正的友谊。
小朋友的典型社交特质
3-3.5岁
孩子开始明白哪些东西是属于他自己的,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能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能够独自做一些更复杂的事情,比如上厕所。
3.5-4岁
喜欢在一个小群体中两、三个人一起玩耍。最喜欢说的话是“我自己可以”。
当它感觉自己做得不错的时候,会期待得到表扬,并为此而高兴。
知道当小铲子碰到小朋友的时候他们会疼。
他们开始不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活动的兴趣也由活动本身转移到了人,能够真正开始和别的宝宝一起交流、合作、玩耍,在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宝宝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不过,宝宝此时也可能会有侵犯性、自私、不耐烦、骄傲、霸道、武断的表现。父母要对宝宝细心观察,了解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冲突和排斥。要正确引导排斥行为,让宝宝的情绪得到释放和满足。通常3-4岁的宝宝会采取轮流玩耍或交换玩具的方式自己解决争端。
4-5岁
开始懂得从别人的立场看待事物。
会主动说“谢谢”,主动问候别人,与别人告别。
学会了一定的自我保护,包括使用语言。
当别人不开心时,可能会去安慰。
逐渐明白,别人不能完全清楚他人所经历的事情
能够说出自己或他人的感觉,比如高兴、害怕、愤怒等。
给4—5岁宝宝父母的特别提示
4岁的宝宝非常喜欢与同龄的宝宝一起玩耍,而且会很在乎“朋友”这个概念,一句“有新朋友想要和你一起玩”足以激发宝宝之间的友谊。但他们在和朋友的相处中,有时会表现得夸张且嚣张,比如做出有攻击性的事倩,如嘲笑他人、直呼大人的名字等。父母要合理地进行引导,告诉他们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并鼓励他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人的感受。
5-6岁
开始明白,争吵或打架并不都是别人的错。
学会发自内心地说“对不起”。
学会争论,使得自己的愿望被实现。
当听到“不行”时,会忍受沮丧的感觉。
到了5岁,孩子的天眭几乎会发生180度。大转弯,他们多数会变得懂礼貌、很讨别人的朔心。不过也由于年龄较小,与小朋友交往时表现出的灵活性普遍较差,因此也许常会
遭到“同伴拒绝”和“消极的同伴回避”等交往问题。
- 上一篇:宝宝社交推动力:设计游戏约会
- 下一篇:社交困惑: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