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交往能力,是如何练成的?
如果你家有刚出生的宝宝,你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和他面对面,近距离盯着他看,同时慢慢伸出你的舌头,连续多做几次,看看他会不会也伸出舌头回应你!华盛顿大学的安德鲁.莫尔特兹欧夫教授是幼儿模仿研究中的佼佼者,他发现只有两天大的宝宝就能模仿大人的脸部表情。那么,宝宝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很显然,他是在主动和父母或看护人进行社交互动,在此过程中,宝宝发现一种经验共享,也就是“你和我”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小
宝宝了解,有许多不同方式可以和别人产生关联。
这种社交关联是认识他人的一个重要管道。有许多方法都可以让我们带领宝宝进入社交领域,我们跟宝宝的各种互动,比如说话的方式、脸上的表情,以及眼神方向,还有动作,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体验和学习交往的过程。那么1岁以内,父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抓住机会,与宝宝“对话”。早在宝宝会说第一个词之前,他就能通过哭、叽叽咕咕叫、略略笑、挥舞拳头、微笑和做鬼脸向你诉说他的感受。如果在最初几个月你也叽叽咕咕或微笑着回应他,他便会知道这个世界是个友善快乐的地方。这有助于在宝宝心中树立起一种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在与人相处以及建立友谊中是不可或缺的。
使用“妈妈语”。和孩子说话时,我们会不由自王地张大双眼和嘴巴,眉毛挑得很高,甚至快要和发际线连在一起,挤眉弄眼地,这些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的确能抓住宝宝的注意力,容易成功使他与我们产生交流沟通。
让宝宝感觉到他与养育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妈妈在看着我呢,所以没关系’’这样的感觉会让他感觉很安心,很安全,慢慢地他才有更大的动力走出大人的保护圈,走近别的小朋友。为他提供与同伴接触的机会。这种接触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听到其他宝宝的声音,和其他的宝宝近距离接触,就可以了。
父母自己在社交圈中放得开。带宝宝进入陌生妈妈群时,妈妈首先要放得开,其实人与人的交往没有那么复杂,大家都有同年龄的宝宝,互动的话题很多,所以你要先学会放松自己,为宝宝做个交往的好榜样。
- 上一篇:宝宝交往能力,需要教吗?
- 下一篇:解读宝宝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