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是一种急性皮肤炎症,由汗孔阻塞引起。人体除手心、脚底之外都可能发生痱子,常发生在头皮、前额、颈、胸、臀部、肘弯等皱褶易出汗的摩擦部位。婴儿皮肤娇嫩,容易生痱子,较胖的婴儿是易发人群。
预防痱子关键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煤。要勤用温水给婴儿洗澡降温,不要用冷水。温水洗后不会刺激汗腺,不会引起血管收缩,洗完后容易干爽。注意在炎热季节,不要让婴儿赤裸身体,使皮肤没有衣物的保护,更容易生痱子并发感染。
夏季给婴儿穿的衣物要宽大、吸汗、透气性良好。室内要通风,保持凉爽。要让婴儿多喝水,特别是喝一些绿豆汤、红豆汤、菊花茶等防暑降温饮品。
长了痱子后,因为刺痒和烧灼感,婴儿难免要伸手抓挠痒痒,手指甲极易抓破痱子部位,引起感染,引发汗管及汗腺发炎、化脓,形成痱疖,俗称痱毒。痱毒一般小如豆粒,大如葡萄,表面呈红紫色,疼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能诱发败血症。
如果已经发生痱毒,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外涂鱼石脂软膏或如意金黄散等外用药。
了解痱子,才能更好的治疗
痱子分为红痱、白痱、脓痱三种,有不同的表现。
红痱:是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对称分布,有轻度红晕,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婴幼儿常发于头面部、臀部,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白痱:在颈、躯干部位发生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群,壁薄,微亮,无红晕,轻擦后易破,1~2天内吸收,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二因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
脓痱: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的小脓疱,常发生在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婴儿常见于头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