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通常排便没有规律,但出生一两周以后,就可以开始有意识地训练新生儿规律排便习惯。
实际上,即使在初生时没有规律排便阶段,细心的妈妈观察也能发现一些新生儿排便的征兆,如忽然脸色涨红、有用力感、眼光发直等,当然,新生儿消化功能还不够健全,通常吃完不久、睡眠一两个小时后会有排便的可能。
通常在刚出生时,新生儿每天排大便4~5次,满月后1天1~3次,到1岁以后,有的孩子2、3天才排一次大便。
3个月以上的婴儿往往会在大便时显出与平时不同的表情:小嘴用力、扭腿、憋气、眼神发直、四肢僵硬、表情异样等,这些表现往往被细心的妈妈发现,及时处理,以免排便弄脏衣物。
排大便训练,可以选择早、晚进食后进行,用孩子憋气排便的“嗯嗯”声提示和鼓励排便,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养成习惯。另外,孩子排便前往往会有臭屁排出,这也是将要排便的预示。
出生后2周到4周之间是给新生儿形成生理性条件反射的最佳阶段,不要错过排便习惯培养的良机,给日后带孩子造成烦恼。
习惯在于培养,不要形成在床上、在玩的时候随处、随时大小便的习惯。
开始孩子不一定能坐稳,一定要扶着。如果孩子不习惯,一坐就打挺就不要太勉强,但每天都坚持让孩子坐,多训『练几次就能形成习惯。
进一步训练
孩子长到半岁,学会独坐以后,就可以培养和训练孩子坐盆大便的习惯
训练孩子坐盆大便,最好定时、定点,并教会新生儿用力 在孩子有大小便的表示,比如说,正在玩着突然显得不安,或者用力“吭吭”的时候,就迅速让孩子坐便盆,逐渐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