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鹅口疮远离新生宝宝
鹅口疮,俗称“雪口”,是口腔黏膜受白色念珠菌(属霉菌)感染所致。黏膜上出现乳白色的小点或融合成片,颇似奶块,白膜覆盖在口腔黏膜上,不易擦去。
有的家长喜欢用未经消毒的布给新生儿擦洗口腔,以为这是清洁口腔的好方法,其实这是错误的,它会把细菌带入口腔。因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容易擦伤而引起口腔黏膜破损,发炎,患鹅口疮。
本病特点发生在颊黏膜、齿龈、舌、上腭及咽等部位,严重者在悬雍垂(俗称小舌头)及扁桃体上,有小白点或白膜,甚至覆盖食道黏膜。常引起胃口不好、恶心、呕吐等不适,多见于新生儿以及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等患儿。
患鹅口疮后,可用2%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洁口腔,每天2~3次,轻者数天后便会自愈。或用制霉菌素,每次1 0万单位,加水1~2毫升,涂患处,每天3~4次。亦可口服制霉菌素,每次5~1 0万单位,每天3次。
宝宝所用的奶具等用开水煮沸消毒,注意口腔卫生,千万不能用布擦洗孩子的口腔。父母护理孩子时必须用肥皂洗净双手,若母乳喂养,喂奶前妈妈要洗手和擦净乳头。如患有“鹅掌风”、脚癣等,特别是“鹅掌风”,不要直接接触新生儿。
- 上一篇:孩子便秘怎么办?
- 下一篇:新生儿发热的情况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