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服务项目

福迎到家——给到孩子妈妈般的呵护

10年专业服务 打造中国家政知名品牌
全国服务热线:15942415251
联系我们
售后热线: 15942415251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罗斯福国际大厦B座25楼 13664209703微信
当前位置:主页 > 家政百科 > 育儿常识 >
社区:孩子交往的第一堂课
作者:小蜜蜂 发布日期:2013-11-18 22:42

社区:孩子交往的第一堂课
    人只有纳入社会群体才能生存。孩子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所居住的社区正是他的台阶。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里,第一次向家庭外发展社会关系,开始社会化进程。
    内向、害羞的孩子对交往的欲望要弱一些,但他的内心并非不渴望交往。所以,家长帮助孩子感曼交往成功的体验非常重要,而这个容易有成功体验和让孩子能比较放松的环境,正是我们常年居住、熟悉和相对安全的社区。当孩子真正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在交往方面会更有自信。
    我的女儿璇璇出生后,除了天气不允许的情况外,我都坚持抱着她到社区里接触同龄的小宝宝。
 
    也许是个性使然,女儿还是比较胆小,于是我便开始找机会改变她。起初,璇璇看到小伙伴爬台阶,会无所适从地看看我,我会鼓励她:“去跟小朋友爬吧!”慢慢地,我明显感觉到了在其他孩子的带动下,璇璇不敢玩的项目、不敢爬的
地方。她都鼓起勇气跟在其他伙伴身后去尝试了,协调能力提高很多,胆子也越变越大。
 
    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璇璇3岁之前,见到小区里的老人、家长,怎么让她问好她都不问,还马上躲起来。我给她讲了无数遍道理,人家依旧我行我素。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在邻居好朋友桐桐的榜样作用下,轻而易举地改变了。桐桐每次见到邻居都习惯性地大声喊:“姥姥好!”“阿姨好!”璇璇起初看着好奇,后来,她
看到桐桐问完好后那些大人总是笑盈盈的,还夸桐桐。哪个孩子不喜欢被夸奖呢?于是,璇璇也开始尝试着小声说:“姥姥好。”因为社区里的老人、家长都非常熟悉孩子们,看到璇璇的转变后当然要大声鼓励、夸奖,璇璇尝到了甜头,以后就更带劲地见人问好了。
 
    2岁左右喜欢小朋友,虽然看上仍是一个人玩,但开始相互观察、模仿和学习,看到对方做什么,自己也要做,因而常常争抢玩具,能和平共处的时间比较短。
  跟孩子讲道理,往往事与愿违,越说孩子越不听。其实孩子间的榜样作用远比家长说上几百遍的话更有用。社区就是孩子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的绝佳之地,熟悉的伙伴间更容易相互影响。满足好奇、分享、安全意识、解
 
    父母是宝宝最重要的生活榜样,宝宝的许多行为都来自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平常在社区的生活中能与邻居有好的交往:热情、包容,乐于助人等,宝宝们也会慢慢拥有这些品质。因此,社区也是父母社交再成长的课堂。
    有一些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刚结婚住在社区时,比较喜欢独来独往,不怎么和邻居打招呼,在社区里活动的机会也不多。但自从有了宝宝,总要带孩子在社区里玩耍、散步,于是总是能感受到邻里的笑脸、问好意的提醒或形形色色的帮助,比如妈妈和喜欢逗孩子的年轻人学会了可以带孩子做的一些游戏;不善做菜的妈妈被老人传授了几道经典食谱;正在为孩子的某个行为问题头疼不已的妈妈突然得到刚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一位妈妈的点化…这些善意。
 
4岁左右开始能做一些长时间的互动游戏。虽然仍然不能很好地分享,但他开始能自己协商处理一些;中突了。当然,很多情况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忙与协调。
    我的女儿就是在小小的社区中,从一个胆怯的孩子变成了热情的小家伙;从爱生气的小妞儿成长为懂事的大姐姐。看到女儿交往能力的进步,我庆幸自己用好了社区的资源,而没有去上所谓昂贵的社交课。
    每一个你居住、熟悉的社区,都是孩子社交成长的第一课堂。这里,就是他社交能力发展的起跑线!

Copyright © 2009-2023 DEDECMS. 福迎家政 版权所有 备案号:辽ICP备11014735号-2

联系电话:15942415251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罗斯福国际大厦B座25楼 13664209703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扫描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