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服务项目

福迎到家——给到孩子妈妈般的呵护

10年专业服务 打造中国家政知名品牌
全国服务热线:15942415251
联系我们
售后热线: 15942415251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罗斯福国际大厦B座25楼 13664209703微信
当前位置:主页 > 家政百科 > 育儿常识 >
教会孩子分享
作者:小蜜蜂 发布日期:2013-10-28 15:39

0-1岁的宝宝还部分彼此 
有研究显示,l2个月的宝宝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偶尔还会把玩具递给同伴玩,但是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
 
    当宝宝主动把玩具递给别人,微笑着对宝宝说“谢谢”。让宝宝感受他的行为带来的积极反应。
不要过早向宝宝灌输“分给别人、让给别人”的观念。他们会误以为分享、谦让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宝宝跳过了从独占到分享的心理发展过程,容易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养成软弱的个性。
1-2岁宝宝,还不分彼此
    如果当宝宝将他们的物品与家人分享时,家长一定要接受,而不是“宝宝真大方,奶奶不吃,给宝宝留着吧”。如果一直这样,宝宝会认为这只是个形式,你并不会真吃。如果某个时候你真吃了,宝宝就会接受不了而哭闹或大发脾气。
    在和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告诉宝宝:“这些玩具是你的,小朋友玩后还会还给你,别的小朋友也会将他们的玩具和你一起分享的,这样你们就能玩更多的玩具了。”宝宝就学会了如何利用玩具与d\,gB友进行交往,也初步学习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在宝宝的“物权”观念中,只要是他喜欢的就是他的,所以父母首先要承认宝宝的所有权。如果宝宝愿意和别人分享,要表扬宝宝的慷慨举动,如果宝宝不愿意分享,父母也不要勉强。  “这是宝宝的小汽车,宝宝现在不想分享是I]-57那过一会儿宝宝想分享了再分享。”或者引导宝宝关注对方的感受。
2-3岁宝宝,都是我的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问答、角色体验等引导宝宝体会他人的感受。比如,妈妈可以引导让宝宝关注对方的感受,“你看,小朋友哭了,如果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不给你玩,你是不是也会难过呀?”
    有研究发现,一些29-36个月大的幼儿,假如在自己没有玩具时接受过同伴分享的玩具,那么,当他们自己有好几个玩具而同伴一个也没有时,他们就能以相同的友好行为将玩具分给同伴。但是,如果同伴以前曾拒绝过分享玩具,轮到这些儿童控制玩具时,他们也都拒绝同伴分享。可见,同伴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父母要鼓励幼儿向乐于分享的同伴学习。
    父母也要做出表率,因为父母对宝宝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父母处处表现得很大方,经常拿出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或与别人一同分享,宝宝也会模仿父母的样子,乐于分享。
    父母既要鼓励宝宝大方谦让,又要保证宝宝在分享的同时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宝宝不想分享,不能强迫更不能威胁。比如“你要是不和小朋友分享,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类的话,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不说“你是大的,应该让着弟弟或妹妹”,否则孩子会为你只爱弟弟或妹妹,反而心生怨意。妈妈注意给大宝宝机会,培养大宝宝分享的观念。同时,对小宝宝,妈妈也不能有求必应。比如,妈妈可以说“这是姐姐的东西,如果你想玩,就要和姐姐商量,如果姐姐给你,你就可以玩了。”这样既照顾了大宝宝的感受,又可以从小培养宝宝的交往技能。
 
3-4岁的宝宝,不分享,没有朋友
    成人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分享行为及时表扬,并把小细节放大在大家的眼前,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扬,让孩子产生愉悦的分享体验,这样下次还会有“我还要这样做”的想法。长此以往有助于孩子内化分享的意识,养成乐意与人分享的好习惯。
    有时,孩子有分享的意愿,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如只有一个玩具,而有多个同伴想玩时,宝宝由于不知道该如何分享,就会放弃分享行为。所以,父母在培养宝宝的分享行为时,要注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分享的技能。如共同分享或轮流分享,这样,宝宝的分享技能就会提高,分享行为也会增强。
    爸爸妈妈可利用儿童故事来感染孩子.让孩子在听完后,感受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在下次现实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产生对故事中的角色的情感的记忆,从而体会分享的美好意义。如在故事《美宝的美丽花园》中,美宝因为不愿分享,把自己的花园用围墙隔开,结果花园里的花见不到阳光都枯萎了,后来美宝拆掉了围墙,花园又变得美丽起来。成人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角色感受,帮助孩子充分理解和感受美宝变化。这样能够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情绪情感,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4-5岁宝宝,分享,得到更多
    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如:“你正在玩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想要玩,你怎么办?”让孩子想一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通过交换意见、一起讨论,帮助孩子弄清分享的意义。
    分享不是失去,而是得到更多,应当在自愿快乐地情绪下进行。当宝宝将玩具借给别人后,家长应按约定时间,替孩子取回玩具,让孩子明白分享的过程是安全的,并且因为分享,获得了快乐的感受,比如交到了新朋友,分享了小伙伴的玩具,感受了分享的乐趣,自然就会乐意分享了。
5-6岁的宝宝,分享要平等
    有时会听到孩子说“铭铭跟我是好朋友,我把玩具给他玩”或“你又不是我好朋友,我不给你玩”之类的话,这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只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别人想要怎么办?…‘如果别人也只把玩具给他的好朋友玩,你会怎么样7”让孩子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由于心理品质的发展有明显的变化性与反复,孩子的行为常常会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特别担心。此时,家长对孩子分享行为的引导,对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并逐渐内化十分重要。比如,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分享玩具、书,教给孩子分享技巧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与分享关系。
 

Copyright © 2009-2023 DEDECMS. 福迎家政 版权所有 备案号:辽ICP备11014735号-2

联系电话:15942415251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罗斯福国际大厦B座25楼 13664209703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扫描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