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对待家里的小妹妹,还是对待外面比自己小的孩子,宝宝都会屡屡发生抢玩具,大声喊叫,推推搡揉之类的举动。只要妈妈和小妹妹的举动,他就会又喊又闹,或者干脆谁都不理。
他不愿意妈妈抱小妹妹,对小妹妹温和地说话、夸奖小妹妹,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叫做妒忌,他只是本能地对小孩子有一种不好的态度与情绪。
小孩子的出现意味着他的玩具得和别人一起玩了,而且不管自己玩什么,小孩子明明不会玩,还非跟在自己屁股后面什么都要,d\FSm、积木、书…自己很多物品都被小妹妹给弄坏了。 .
每次当自己想去请妈妈讲故事、和妈妈分享自己的发现,却发现妈妈抱着小妹妹:“等等,小妹妹尿床了。”“妈妈在给小妹妹喂奶呢,你自己玩~会儿吧。”
“你能不能别和小妹妹抢玩具,当哥哥的就不能让着妹妹吗!” “你差点把妹妹撞倒了,你就不能小心点吗?”自己经常因为小妹妹挨批评,甚至会因此而不能吃好吃的,还得站墙角。
自己最喜欢在客厅边跑边玩,可妈妈却说: “别跑了,会撞到小妹妹。”连说话也要被妈妈提醒:“小点声,妹妹睡觉了。”
孩子们天生具备同情心。给宝宝经常安排一些小任务,‘他的注意力会从和小妹妹争宠走向当好大哥哥。两三岁的孩子也有追求成就的需要。“去把妹妹的围嘴拿来,你真能干。”_帮妈妈给小妹妹盖一下被子吧。”他当然完全做不好,只是比画~下,可他会很认真,而且越来越愿意照顾妹妹.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不会~起玩,一个玩什么,另一个也要玩,小汽车、娃娃、小鼓之类的玩具很容易引发矛盾。而积木、插具、锅碗瓢盆种类一致、数量众多的玩具,却能让大家一起玩,所以不妨多准备一些,让孩子们~起玩。小哥哥甚至还可以教小妹妹呢,小妹妹对哥哥行为的模仿,会让哥哥得意洋洋。
大人们总会下意识地偏向小的,可能你自己没感觉,但孩子的观察是很敏锐的。尽管小妹妹还太小,但把积木扔一地也要收拾,可以大家一起帮妹妹做。宝宝不会介意妹妹到底是不是自己做的,但至少你要有明确的态度。
《小熊奥菲系列故事》中《小熊宝宝,你在哪里?》《小熊奥菲,温柔点》都可以成为妈妈和孩子一起分享的故事,帮助宝宝感受拥有弟弟、妹妹的美好,也帮助妈妈们处理好大小孩子问的关系。
- 上一篇:反复听一个故事的好处
- 下一篇:是什么隐藏在谎言背后